岳麓山不高,常讓人仰止;湖南大學,千年學府,總讓人向往。
曾經的你,現在的我,此刻,卸下滄桑,在此相逢。
明燈,書卷,靦腆的笑容。
教鞭聲聲,驚醒曾經的懵懂
李老師,湖大教授,幾十年奔波于學校、企業之間,勸學,學習成就輝煌。
古語云,溫潤如玉,方為君子。學員說,老師文質彬彬,謙謙有禮,人如其課,人與課,彼此就是最好的注解。
老師手中的教鞭,清脆有力,恍惚中,想起了兒時,老師擲出的黑板刷,在教室的角落翻了幾個滾,旁邊是突然驚起的懵懂少年。
曾經,當我們走出留戀的校園,或許,從未想過,還有這么一天,教鞭呼呼作響,雖然不再少年。
為什么讀書?
問了很多年,問,也被問,黃金屋在哪?誰又是顏如玉?
什么是真正的學習,為什么要學習,我們要學什么?企業培訓學習的意義?從古到今,從管理到哲學,劉邦、項羽、任正非、稻盛和夫,李老師如數家珍,娓娓道來,略快的語速中,總有點點雀躍。
而我,一如曾經的懵懂,浩瀚的學海中,急切尋找曾找過的那抹微光,帶我穿過未知的暗夜。老師說,真正的學習,就是個人、企業生命之樹的根。誠如《大學》所言,先有格物致知、誠意正心才能治國平天下,止于至善,王陽明也說 “種樹者必培其根,種德者必養其心。欲樹之長,必于始生時刪其繁枝;……學者一念為善之志,如樹之種,但勿助勿忘,只管培植將去,自然日夜滋長。生氣日完,枝葉日茂。樹初生時,便抽繁枝,亦須刊落,然后根干能大,初學時亦然。”也就是說學習先立志,立志貴專一,然后只問耕耘不求回報,只是過程中要刪枝刊落,也需要老師的引導、開悟。
今天,再次種下了學習的種子,相信只要緊緊跟隨老師,就一定能到達彼岸。
指點之中,仍是掩不住的恐慌
歐陽老師,傳說中的名嘴,聲名在外。初聽名字,總揣想她的樣子,應博學通達,先生胸懷。當走進課堂,還來不及印證想象中的樣子,老師就已經劈出了三板斧,犀利,而又剛直。
所有人驚魂未定,老師又拋出了她的問題;什么叫價值觀?企業為什么需要價值觀?九典的價值觀是什么?瞬間就回到了兒時課堂,老師出了一道難題,而學生們,不是低著頭,就是在躲避老師的眼神,心中卻是掩不住得恐慌。
幾輪下來,沒有老師想要的回答。老師說,價值觀就是一把尺子,是企業權衡利弊的標準,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闡述了價值觀的三個層面,通過高德地圖例證了什么是企業的價值觀,提出了企業價值觀管理的九個步驟,從義利之辯順勢演繹出了義利共生的理念。
一時,我想到了庖丁,以器繹道,行云流水之間,一頭牛已經訇然坍塌,庖丁躊躇滿志、善刀而藏時,我們心中的執念,天天掛在嘴邊的理念,都已經支離破碎。那么,九典的價值觀呢?
學者陳春花老師認為,價值觀是一種總體性認識,是以自身需要為尺度來評價對面對對象世界;企業的價值觀是由企業和員工的需要構成的價值體系。不同的價值觀,就有不同的行為特性,比如特朗普和普京;也就是說企業價值觀就是企業最底層的基因編碼,也是區別于其他企業的根本特征,就如百度和谷歌。
尖銳、剛直,老師似有法家風格,有臺灣學者說,法家,加上憑良心,就是儒,不知老師尖銳的背后,是否有柔軟的道心、有最本原的真。道與器,義與利,體與用,一千個人,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,諸子百家,也會殊途同歸。
學員漸漸散去,燈光漸漸暗去;掩門而出,時光,也被輕輕合上,悵然回望,你好嗎,少年?